河北空管分局后勤服务中心完成消防设备设施年检
据「探客Tanker」了解,大全新能源在科创本版上的申请书,有一些数字非常引人关注,也体现了这家公司在核心竞争力上的大额投入。
芯片和IGBT短缺与逆变器涨价有何关系?追根溯源,还要从光伏发电的原理开始说起。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中车时代电气形成了集IGBT产品设计、芯片制造等成套技术研究、开发、集成于一体的大功率IGBT产业化基地;比亚迪已相继掌握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电源及电控等环节,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在封测领域,上海微电子已成为封测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但这些,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营收方面,也能看出中外企业的巨大差异:2019 年,英飞凌、安森美在中国区的营收分别为 167.5、99.4 亿人民币;而国内功率半导体营收规模较大的华润微、扬杰科技的营收分别为22.7和20.1亿人民币,仅为英飞凌中国区营收的13%左右,其他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 2019的营收更少,仅为英飞凌中国区营收的3%~5%。芯片涨价 逆变器跟涨4月9日,某媒体报道,恩智浦、Microchip、意法半导体(ST)等光伏行业主要芯片供应厂家宣布提价,涉及厂家达53家,如瑞纳捷半导体涨价幅度为5%到20%,盛群(合泰)涨幅15%等。此前,中国逆变器企业正是通过价格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一旦涨价,可能会造成已有客户流失。根据业内预测,今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总计新增装机达到150到170GW,国内今年新增装机在55到65GW,整个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可达70到90GW。对于缺芯问题,世纪新能源网采访的两家逆变器企业,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因为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为直流电,要将发出来的电回馈给电网,就需要将直流电通过光伏逆变器转换为电网要求的 220V、50HZ的交流电。某逆变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是不是缺芯的原因,市场经济下,企业追求正常的利润很正常,而价格有涨有跌也很正常。国网喀什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针对光伏发电不稳定、调度困难、不易储存等问题,积极统筹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资源,坚持新能源优先调度,多维度提升电力系统的协调能力。
同时,科学制定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目标,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整体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系统消纳能力,保障清洁能源及时同步并网,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确保能发尽发、能用尽用。预计今年光伏出力可节约67.5万吨煤,减少碳排放175万吨。今年一季度喀什地区新能源上网电量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光伏利用率达到98%。据悉,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和双碳目标的确立,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将不断优化力系统的协调能力,创新管理思路,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清洁和可持续发展。
喀什地区是全国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喀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逐年攀升。此外统筹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实现电源、电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清洁能源配套电网工程。
喀什电网内有光伏电站88座,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45座,分布式光伏电站43座,储能电站光伏1座,预计年内新增光伏61万千瓦,储能8万千瓦。为提高光伏上网和消纳,十三五以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不断加快电网建设力度,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06.3亿元,投产变电站47座,形成了以750千伏电网为支撑,220千伏环网供电、110千伏链式加辐射供电的网架结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供电保障能力显著提升。4月26日,来自国网喀什供电公司的消息称,截至目前,喀什地区新能源总装机107.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4%据悉,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和双碳目标的确立,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将不断优化力系统的协调能力,创新管理思路,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清洁和可持续发展。
喀什电网内有光伏电站88座,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45座,分布式光伏电站43座,储能电站光伏1座,预计年内新增光伏61万千瓦,储能8万千瓦。喀什地区是全国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喀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逐年攀升。为提高光伏上网和消纳,十三五以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不断加快电网建设力度,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06.3亿元,投产变电站47座,形成了以750千伏电网为支撑,220千伏环网供电、110千伏链式加辐射供电的网架结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供电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此外统筹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实现电源、电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清洁能源配套电网工程。
今年一季度喀什地区新能源上网电量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光伏利用率达到98%。同时,科学制定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目标,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整体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系统消纳能力,保障清洁能源及时同步并网,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确保能发尽发、能用尽用。
预计今年光伏出力可节约67.5万吨煤,减少碳排放175万吨。4月26日,来自国网喀什供电公司的消息称,截至目前,喀什地区新能源总装机107.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4%。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针对光伏发电不稳定、调度困难、不易储存等问题,积极统筹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资源,坚持新能源优先调度,多维度提升电力系统的协调能力半导体芯片厂家市场占比尽管也有部分企业在寻求国产替代,但国产化率较低。逆变器涨价 或难持续我们家储备是有的。其直接负责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转换,被业界称为功率变流装置的CPU。首先,逆变器本身不是什么核心技术,行业内更看重品牌的影响力。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组件、控制器和交流/直流负载组成。
2019年,全球8英寸晶圆厂仍旧少于200座。世界先进、华虹宏力去年三季度以来,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100%,联电、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也处在95%的高位附近。
近期,逆变器涨价事件炒得沸沸扬扬。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 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国产化率低于 50%,其中 IGBT 单管、MOSFET的国产化率不到 40%。
据不少经销商告诉世纪新能源网,部分厂家已经开始抢货、限产限发,对于今年户用分布式市场而言,组件涨、逆变器也涨。消息一出,有关于逆变器涨价的声音频频出现。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极广。据了解,由于下游需求强劲,各大晶圆代工厂商8英寸厂接近满载。掌控价格 源于垄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IGBT的生产工艺要求异常严苛,资金密集,需要长期的人才储备,只有少数企业能够量产。近几年,硅料、组件等价格都在涨,唯独逆变器的价格在一直降,我觉得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一场由于芯片短缺涨价带来的连锁效应随即发酵。IGBT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不过具体到逆变器领域,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在行业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涨价也很难持续。
而晶圆代工厂近年来的新建产能主要为12英寸产线,新 8 英寸生产线建设步伐缓慢。正因如此,上游芯片厂家的集体涨价,才会对下游逆变器企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目前,分立IGBT器件领域的前五强占据全球该领域约70%的市场份额,它们分别是德国的英飞凌、美国的安森美、意大利和法国公司合并的意法半导体、日本的三菱和东芝。虽然根据SEMI预测,由于移动通讯、物联网等需求的增长,2022年8英寸晶圆厂产能预计将增加70万片/月,占现有产能的12%,使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达到650万片/月。而市场更关心的问题在于,如果逆变器涨价潮真的到来,是否会造成装机量不及预期。对于市场对逆变器涨价潮的担心,一位受访的光伏行业专家表示,可能性不大。
芯片和IGBT短缺与逆变器涨价有何关系?追根溯源,还要从光伏发电的原理开始说起。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中车时代电气形成了集IGBT产品设计、芯片制造等成套技术研究、开发、集成于一体的大功率IGBT产业化基地;比亚迪已相继掌握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电源及电控等环节,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在封测领域,上海微电子已成为封测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但这些,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营收方面,也能看出中外企业的巨大差异:2019 年,英飞凌、安森美在中国区的营收分别为 167.5、99.4 亿人民币;而国内功率半导体营收规模较大的华润微、扬杰科技的营收分别为22.7和20.1亿人民币,仅为英飞凌中国区营收的13%左右,其他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 2019的营收更少,仅为英飞凌中国区营收的3%~5%。芯片涨价 逆变器跟涨4月9日,某媒体报道,恩智浦、Microchip、意法半导体(ST)等光伏行业主要芯片供应厂家宣布提价,涉及厂家达53家,如瑞纳捷半导体涨价幅度为5%到20%,盛群(合泰)涨幅15%等。
此前,中国逆变器企业正是通过价格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一旦涨价,可能会造成已有客户流失。根据业内预测,今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总计新增装机达到150到170GW,国内今年新增装机在55到65GW,整个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可达70到90GW。